让医学重燃人文光辉----疫情下的就医故事 - 疾病防治专栏 - 安徽省医师协会
新闻动态 > 疾病防治专栏 > 让医学重燃人文光辉----疫情下的就医故事

让医学重燃人文光辉----疫情下的就医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31 19:04:25来源:管理员 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当各方都在高度关注疫情发展、关注新冠肺炎患者和在前线与病毒斗争的医生时,那些“普通患者”便集体默默地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他们在就诊中的心态如何?医生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特殊时期的医患关系?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学者郑琛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张习禄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当地某三甲医院,收集、记录了自然条件下不同的患者在疫情期间前来医院就诊的疾病故事,共计29个案例。
    不久前,他们将自己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研究成果刊发于2020年第11期《医学与哲学》杂志。在他们看来,疫情下的这一“特殊叙事”涵盖着医学的意义,是增进医患间的信任与沟通的重要载体,值得行业和社会用心倾听。——编者
和许多医疗单位一样,郑琛和张习禄走访的这家医疗单位疫情期间也是处于“严防死守”的状态,同时,为响应国家要求,医院对所有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临床筛查,疫情期间接收的患者大多为“急危重症”患者。
无处可逃的恐慌,抛却生死的乐观
    在郑琛的走访和观察中,疫情之下的患者表现更多的是恐慌。随着封区、封路、封街道政策的实施,很多人不能出去就医,而他们内心对医院也产生了“抵触”,认为医院人多、病杂,是病毒的集散地。一名外科临床医生表示,疫情期间,科室接诊的很多病人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慌,因为这些人都面临手术。在这位外科医生笔下的“平行病历”中,郑琛注意到这样一段记录:
    疫情期间收治的一位80岁的老太太,因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处的疼痛使得她不得不每天吃大剂量的止痛药,然而这种非正常剂量的用药方法直接导致急性胃穿孔的出现。
  遇到这位患者的时间是凌晨3点多,当问及病史时老太太说在家已经疼了两天了,她遇到的同样的问题是“因为疫情控制无法出门就医”,疾病诊断明确,治疗方案也很直接:必须急诊做胃穿孔修补手术,否则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当听到“做手术”这三个字后老太太和家属顿时慌了,许久之后,他的大儿子开口了:“除了手术还有其他办法吗?这个时间做手术有没有可能感染到肺炎病毒?”在得到医务人员的解答后,他的恐慌心理似乎依旧没有消除。
    的确,于他们而言,疾病发生得毫无征兆,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尤其是要做手术时,他们的心理状态是接近崩溃的,最终在我的耐心讲解及宽慰下他们决定“孤注一掷”,同意做手术。手术很成功,术中证实的确是胃窦部一个约1cm的穿孔,手术5天以后老太太便平稳出院了。
    然而,除了习以为常的恐慌之外,郑琛等意外发现,有些患者对疫情的到来抱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甚至是不同寻常的感恩态度。可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和生存事件,会让人们对周围习以为常的伦理现实、生死命运产生诸多的省思。这些情况在医生的平行病历中同样有迹可循:
    我所管的一个胃癌的病人,现在已经是76岁高龄了。从我们团队为她做手术到今天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由于多年和谐的医患沟通和相互理解,老太太的心态非常好,复查结果也很好,没有发现明显的转移和复发。虽然随诊时间到了,但是她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惊恐不安,反而是积极来医院做后续治疗……她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医院最危险,但我依然选择相信医生”……她甚至还会给同病房的人做思想工作,宽慰他们要积极面对病情,也不要被目前的疫情吓倒……
    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我们之前关注更多的似乎只是患者所罹患的某些疾病,现在我想临床医生也应该加大对患者心态的干预,我认为这也是除专业技能之外能够减少临床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疫情特殊背景下,医患关系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医患命运共担的人道主义情怀
    透过医者记录的这些平行病历,郑琛他们隐约看到,在疫情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原有常见的“患者抱怨疾痛,医生诊断疾病”的传统医疗关系出现了某些改变,医患关系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医患命运共同体的人道主义情怀。
    美国医学家沃尔什·麦克德莫特在《现代社会中的医学》一文中曾说过:“医生具有三重责任:取得并传授知识;用于保护人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以及对每件直接涉及他人的医疗活动进行道德和伦理上的评价。”
    毫无疑问,无论是17年前的SARS事件,还是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恪尽职守,履行了他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然而不能不看到,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所能为患者做的,更多的是一种见证和陪伴。
    在郑琛他们看来,无论是身在一线的“逆行者们”,还是始终坚守在医疗岗位上的后方医务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所能做得更多是要以充分的仁爱、关注去倾听每一位患者的故事,在关注和倾听中抚慰患者,给患者带去希望。
    在郑琛走访的医院里,曾有一位年轻的住院医生告诉她,“其实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对医院出现了误解,认为医院是病毒的‘源头’,即使病了也不敢来医院就诊。作为医护人员,我想对病人说,身体不适还是得尽早来医院救治。本身我们国家有很多疾病,尤其是肿瘤疾病在初期的诊断率就不高,如果耽误时间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肿瘤的发生不会因为疫情出现而降低,所以及时就医依旧是我们诊治疾病最重要的方式,患者在做好个人严防的同时还是应当及时就医”。
    因此,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的担忧和质疑,他们总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解释,告诉患者和家属:“我们是正规的医疗单位,我们的防护措施是很到位的,大家没有必要过于焦虑和担心,疫情之下愿意与你共进退的就是我们临床医护人员。医生既然建议做手术,那肯定是到了一种非做不可的地步,大家一定要坚信科学防控定能取得抗疫的胜利。”
    在郑琛看来,疫情肆虐下,医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能帮助困境之下的患者更好地了解他们所处的境遇以及哪些做法更可能有助于他们。来自医生积极的话语是建立医患信任、消除恐惧、找到希望的力量之源。
    在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将希望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之中。临床医生应该善用“希望”等这些更具人文关怀的良药,来推动医患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下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形成。
医学应该找回原有的目标——守望相助
    千百年前,出于人类救助同类的本能愿望,医学诞生了。可以说,医学的初心便是守望相助。20世纪30年代,现代医学发端,得益于现代科学(包括基础生物医学、乃至于医学试剂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的迅速发展,医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疾病,但人们也发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医学不断进步,但公众对医疗的满意度却在下降。
    20世纪90年代,英国著名的医学史家罗伊·波特(Roy Porter)这样评价现代医学,“在西方,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健康、长寿,医学的成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对医学产生疑惑和提出批评。”人们发现,现代医学拥有强大的科技,却遗失了人文的智慧。
    时至今日,许多的学者都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应该找回原有的目标——守望相助。无论患者遭遇了何种疾病,身体或者精神受到怎样的重创,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我该如何理解当下的这种困境,我又该如何缓解现在内心的恐惧,又该如何寻找希望?
    这也正是郑琛他们记录并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叙事的初衷。透过这些多面多元的医学叙事,可以看到患者的焦虑和不安,也可以看到医者的宽慰与反思。可以说,每个人都在借由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来重新审视自我以及周遭的世界。
    郑琛他们希望,疫情下的特殊医患叙事能够被更多的人重视,医生借此可以更多地反思医学的初心,在今后的临床中不仅仅是看到“病”,而是更多地看到“人”,更加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情绪抚慰。而患者也借由与医者的沟通不再对医学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而是能够学会以平常之心看待困境之中的生与死,与医护人员一起守望相助,既面对生的希望,亦尊重死的意义。

版权所有:安徽省医师协会 未经许可 禁止非法拷贝或镜象     皖ICP备15004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526号


传真:0551-62242131 电话:0551-62242130 邮箱:ahysxh@163.com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绩溪路218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区综合楼4楼
技术支持:炎黄网络